取消

餐饮配送商迎来黄金发展期 该如何抓住风口?

2018-07-11 阅读:1319
文章分类:电商动态

供应链管理系统

自2016年被奉为“新零售第一店”的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落地后,在随后的两年内,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零售大佬,纷纷推出自己的新零售实体项目,其标志性业务即“超市+餐饮”,生鲜食材成为了新型零售终端的标配。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生鲜超市、生鲜便利店,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这场布局C端的生鲜引流利器大战中,背后的关键服务支持者——生鲜食材配送商,迎来了这个时代下的好风口。

01.市场端

消费升级与资本助力相得益彰

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同比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相比较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633元。2017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已接近2万元。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大。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以北京为例,传统农贸市场正在萎缩,一方面是政府加大生鲜超市、便利店等规模连锁实体店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安全、卫生的优质食材的需求增大。

餐饮配送商迎来黄金发展期 该如何抓住风口?

与消费需求不断旺盛的对应的,恰是满足需求的终端零售不断加码。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00亿元上涨到1900亿元,门店数量则从2016年的9.4万家增长为10.6万家。这其中有相当大的功劳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助推,比如阿里、腾讯、京东、美团等,纷纷涉足新零售实体店。一些传统商超也不断推出或改造便利店品牌,比如物美升级“物美便利店”,京客隆推出“爱家便利店”。

鲜食生鲜作为商超、便利店标配,自然会随着便利店规模增大而不断扩大需求,这也为背后的食材配送商带来发展空间。以北京为例,北京计划到2020年便利店数量增加到3000家,目前还有约1800家的空缺。由此可以预见,全国需求量将更为可观。

02.政策端

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规划提出的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方针,国家对冷链物流产业从政策上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扶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九大第一次把“现代供应链”写进报告,强调“价值链”,将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冠以“现代”为供应链创新与实践赋予了划时代特征。

2017年8月16日,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8月24日,交通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促进冷链物流健康规范发展,保障鲜活农产品和食品流通安全,支撑产业转型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文件,为现代供应链的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快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在今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的“硬瓶颈”。同时,国家商务部和国家标准委也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工作,建设农产品全程冷链系统,加强全国重点农业产区冷库建设。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冷链专项规划。

一系列冷链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无疑给食材配送领域的冷链物流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03.技术端

冷链标准化与冷链技术得到落实和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缓,主要归结为4点原因:

①设备和技术掌握的晚。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设施设备基础差、技术能力弱,因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晚,缺乏响应的冷链物流成长所需的技术基础和设施设备,直至改革开放后,冷链技术和设备才逐渐传入我国。

②车辆、冷库的投入成本高。把控好库房和车辆的温控系统是冷链物流的运营关键,尤其是在设备方面的投入很重要,比如标准冷库的投资建设,包括场地、保温材料、制冷系统、通风系统、温控系统的部署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这对于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投资回收周期的承压能力都是考验。

③行业内信息化发展程度不足。我国系统化、规模化的冷链物流体系至今还未成型,主要表现在: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冷链资源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广大农牧区冷冻冷藏设施严重缺乏;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服务标准参差不齐。

④以合同物流为主,市场化程度低。早期的市场环境不够开放,所以冷链物流以合同物流形式为主,而只有更多的第三方物流参与到社会竞争才能让冷链物流市场化,因为市场化程度越高,物流的专业性越强、冷链流通成本才能越低。

早在2014年6月,有关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审查会就在北京召开。该标准规定了餐饮冷链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服务质量、温度控制、包装、储存、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交接的主要评价指标,适用于餐饮食材在流通过程中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及管理。国内冷链物流标准化加速,对于破局长期以来“以合同物流为主,市场化程度低”的行业现状产生积极影响,也激发了第三方物流参与社会竞争,更好满足中小型商户对于生鲜食材的供应需求。

另一方面, 生鲜冷链食品最后100米的流通瓶颈,已取得技术性突破,即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生鲜食品技术把生产基地的生鲜食品及食材,用全程冷链一站式配送方式送到城市社区终端冷柜或零售终端冷柜。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新零售的变革,生鲜食品供应的重心正从上游供应商向下游消费者延伸,生鲜食品供应链全渠道体系已越来越成熟完善。

餐饮业是一个生态圈式的市场,在这个链条上、中、下游里有很多位置可供企业选择。对行业来说只要能脚踏实地,把产品做好,完全可以在万亿级的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01— 争取激烈竞争的下游市场

当前,餐饮市场中最繁荣的部分是下游市场。下游市场直面消费者,是整个餐饮链条的终端,最容易被看见,最可能挤得头破血流。团餐市场是餐饮市场中最后一块未被充分挖掘的宝地,如何在现有格局中占据绝对优势,就必须创造一个能够引领市场发展,实现快速扩展,迅速占领市场,颠覆旧有商业的新团餐模式。

一、体验为王。团餐资源浪费太大,晚餐、周末处于闲置状态,人力资源、场地资源都是极大的成本空耗,长此以往必然与以便捷好省为优势的网餐市场中败下阵来。而团餐的出路在于做好平台与服务,利用现有的全产业链和质量保证体系,变攻城掠地抢客户为搭建平台引客户,变等客上门为送货上门,变单一团餐为网络团餐,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团餐模式转型发展。

二、服务为王。但当前团餐市场大多数企业都未注意到消费者对团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升满意度,形成好的口碑,是黏住甲方最好的武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分成大学、中学、企业、政府机关等不同类型,量身为甲方提供数据监测、健康监测、满意度监测等方面的工具。同时,甲方还能利用数据观察餐标变化,改善餐厅或食堂的经营状况。这样,可以将甲方紧紧吸附在平台周围,保证了甲方的黏性,大大减轻市场开发的难度和资源浪费。

三、产品为王。开发出适合不同服务主体、不同人群的餐饮爆品。好产品是保持顾客忠诚度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获取优势的唯一途径。开发符合团餐企业特点的个性化服务软件,借助大数据进行调研、预测、决策。

—02— 抢占尚在发育的上游市场

餐饮市场有一条完整的生态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整个链条的起始环节却被大部分企业忽视了,上游主要是供应方市场,包括原料供应和食材加工,再细分下来还包括主食、配菜、调料、烹饪等大的方面。这其中需求关键点是食材的新鲜性、安全性以及送达的及时性,所以对采购地、物流配送、仓储都有较高的要求。

打造供应链是当前规模以上食材供应企业的一个核心痛点。供应链经营难度非常大,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在供应链环节,流量和密度是供应链环节能否盈利的根本环节。

据调查,团餐市场是刚性需求,我国有2亿多的团餐消费者。每一个区域,都有数家规模以上的团餐企业,聚合这些企业的采购需求,是供应链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编者:云朵匠 | 数商云(微信ID:shushangyun_com)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是国内知名企业级电商平台提供商,为企业级商家提供商城网站建设(多种模式电商平台搭建:B2B/B2B2C/B2C/O2O/新零售等)、大数据平台搭建及电商行业解决方案服务>

点赞 | 0
数商云是一家全链数字化运营服务商,专注于提供SCM/企业采购/SRM供应商/DMS经销商/渠道商等管理系统,B2B/S2B/S2C/B2B2C/B2C等电商系统,从“供应链——生产运营——销售市场”端到端的全链数字化产品和方案,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和新技术为企业创造商业数字化价值。
评论
发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4008-868-127
售前咨询 189-2432-2993
市场合作 steven@shushangyun.com
广州市数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13 - 2021 shushangyun.com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